【嘮叨篇】上車(中套)回憶錄

2025-04-06T15:42:33
區塊鏈寫作本來是一件很快樂,可以分散注意力,可以分享生活,更可以跟大夥分享技術的好平台。如果區塊鏈寫作非要將加密代幣畫上等號,那麼我們可以將#hive看成一個有機生態,內容創作就是創造價值。見證人,硬件上就成為了挖礦的礦工。而生產出來的代幣,就可以透過商業渠道去增值。
大家好鴨,我是你們的自由博主拉叔。來區塊鏈寫作已經快八年了。以前還是原身#steem年代,拉叔已經是經常為社區到處宣傳,也經常自費搞活動。當年我們馬來西亞還有過加密代幣診療所,加密代幣漢堡店,更有車商願意收款比特幣訂金來壓車。不知不覺,開診所的醫生都消失了;漢堡店一夜虧了2萬刀,連囤貨都成問題了;賣車的被政府查牌差點生意都掉了。
那時的比特幣也不過是幾千刀,都還沒飆上去二萬。那時寫的也不過是五十一百個字的短文,照片也是隨便找一張就貼上去的那種。一貼能擼個一刀都很了不起了。以前也流行買贊。比如,花一刀買個$2的點贊。形式上看起來也是打和回個本。但實際上那個年代的我,若用馬幣買比特幣,差價很高。然後用比特幣轉steem費用也很貴。同樣的一刀價值,最後買到的steem可能4枚左右。前後可能虧20%非常劃不來。所以,當時還沒有DeFi前,我們已經懂得粗暴的“鏈下”DeFi了。直接轉U給大魚,讓大魚點贊,這樣我就可以用相應的代幣也不怕被中間抽掉了。
我承認,當時自身的賬號還很小。當心去在講座會被人問我賺了多少會不好意思,所以當時故意發了一整個禮拜的貼,每一貼買個二、三十刀的點贊,這樣看起來就更加有說服力了。手段是有點baby,但當時的出發點完全是為了發展社區。我也堅信,只要大家都投入,只要大家看醫生繳代幣,只要大家代幣吃漢堡,只要大家也代幣買車,這樣整個生態系統就會川流不息,流動資金也會像雪球般越滾越大。
就是那天,偏偏有朋友說叫我上Facebook看看,說某友人去世必須安排一下過去,於是以上去看,竟然發現了一段當年跟某人翻臉,發火直接斷電,還截圖了第一次斷電走人的“處男“power down 🤣一邊讀,當時那種感覺又湧上來了。我拉叔不是一直秉著玩的心態來交朋友寫作的嗎?什麼時候變得那麼認真呢?
多年以後的今天回首去看看,當年還是挺幼稚的。謝了那麼多年,該賺的都賺回來了。但是,人就永遠不會滿足。心裡總是想著那時候買的一刀精品代幣。賺的永遠賺不夠,虧的永遠心裡一把刺。你們的拉叔我也當過審查員。以前在#esteem後來這裡變成#ecency,我還是一名忠誠的審查員,還堅持不點贊自己,這樣就算被人說我不公正,至少我連自己哪一份我都不點贊。
今後,我也不知去向如何,只不過寫了那麼多年以後,心裡總是有種放不下。我想,如果有一天我們#hive脫鏈了,我們還會有人繼續寫嗎?
大家玩AI好像很爽,拉叔也來變臉一個。
448
4
10.13
4 Repl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