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爸爸总是笑着的,像是阳光下不肯消失的水波,泛着微微的光。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,哪怕只是一路边的广告牌,也能让他停下脚步研究半天,好像那广告牌里藏着国家的秘密。这种不肯放过细节的热情,大概也悄悄遗传给了我,藏在骨子里,让我总是喜欢刨根问底。
可是,他的工作就像一张永远拉不松的弓,绷得紧紧的,箭却总是射不出去。文件、会议、电话……他的生活被这些琐碎切成了一块块,像拼图一样勉强拼凑出“日常”的模样。偶尔的空闲,他只想坐着发会儿呆,好像那才是真正属于他的时间。科技发展得太快了,快到他根本没机会细细把玩,更别说探索那些光怪陆离的新玩意儿,比如AI。
春节的时候,家里终于有了点松弛的缝隙。我拿出手机,像捧着一颗好奇心的火种,递到他面前:“爸,你试试这个,豆包,挺有意思的。”他眯着眼,像是怀疑又像是期待,手指在屏幕上点点戳戳。
没想到,他很快就玩上了瘾。他用AI画了好多自画像,一会是日本浪客,一会是美国农场主。他一边笑着说“不像我,不像我”,一边又忍不住保存下来,好像这些奇怪的画像里藏着某种被他忽略已久的自己。那种兴奋,像是小时候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,风从耳边呼呼掠过,他咧着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。
看着他沉浸其中,我突然觉得有点酸涩。他们这一代人,忙着追赶时代的步伐,忙着扮演好“父亲”“丈夫”“职员”这些角色,反倒没剩下多少时间留给真正的自己。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中国,年纪越大,好像就越舍不得放手,舍不得那些熟悉的、可控的、被归纳好的生活方式。可再舍不得,也拦不住时间像流水一样,把人推向前。
爸爸低头摆弄手机的样子,有点像个大孩子。我看着他,不禁在心里默默希望:哪怕只是短短的春节假期,他也能从那些AI生成的奇怪图像里,找到一点点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快乐。就像他曾经给我种下的那颗好奇的种子,现在,我想把它还给他,带着一点点光,和一点点温暖。
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