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天繼續"快思慢想"的閱讀感想。
之前提過快思的優點在於直覺、快速,慢想雖然思考較為全面,但如果事事都用慢想,可能自己的世界會因此而停滯,就像早上起床洗漱,刷牙的時候每一顆牙都要想一下,吃早餐的每一口都想一下,那可能老闆開除我的時候想都不用想。
作者提出了類似機會成本的概念,就是錯誤的代價,在做決定之前,可以想想如果做錯決定最差會怎樣,是不是自己能夠承受。如果是個雞毛蒜皮的事情,真的有需要用到大量的心力去細細慢想嗎?
有的人可能會為了買到一罐最便宜的洗髮精,貨比三家的跑了好幾個地方,為了省下幾塊錢,花了一兩個小時在奔走,有的時候甚至還會發現每個地方賣的是一樣貴的,那奔走的時間可以說是完全白費了。
當然有些人是順路或著喜歡逛街就另當別論,假若是像我一樣的懶鬼可能會嘔死,所以我後來要單價高到一個程度,才會去貨比三家。然而在小地方精打細算的人,卻在一些更重要的事上隨便,像是保險、投資。
在日常用品上,如果沒有貨比三家的代價,可能多付出幾塊錢,了不起幾十塊。但在保險或投資沒有細細思考,損失的可能是數百數千倍,兩者哪個該付出心力慢慢思考,很顯而易見。
之前的感想裡也提過,除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時,可以長時間處在慢想的系統中,不然很容易厭倦、疲乏,所以我也解讀成是有限的資源。雖然我很常分享投資學習的感想,但我也並不是百分之百沉浸,過一段時間也是會倦怠,但心裡慶幸有把會消磨的精力放在該放的地方。
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
Liket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