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動畫界知名的機械設定師,大河原邦男,小時候在各種有機器人出現的動畫裡,時常會在製作名單上看到這個名字,聽說也是第一個以設定機器人造型為專業的人,他對機器人的設定也成為許多動漫迷的世界觀基礎,好像這些不存在的機器人本來就該像他設計的那樣存在。
這類的機器人設計師,雖然不是動畫製作的全部,但也很大程度影響到動畫作品的人氣、周邊模型玩具的銷量。像是到日式餐廳裡用餐,壽司雖然有魚肉外的飯、山葵、醬油等其他因素影響口味,要面面俱到才能稱上好的壽司,但魚肉還是佔了人們大部分評價的因素。
特別是鋼彈系列的模型,受到部分的人士喜愛,前陣子我也在直播平台上看到,有的頻道是直播製作模型,過程也是很多講究的地方,包括拆卸零件時要使用專門的剪刀與銼刀,上色平順裁剪處,看起來就是很專業的感覺,相較小時候看朋友的組裝,只是單純地用旋轉方式將零件紐下,會產生塑膠零件的變色,真的是差別很大呢。
這位大師也被問到,對於AI繪圖生成的發展有沒有感到受威脅,他明確的表示並沒有使用過,但保持開放接受的態度,認為有這樣的技術,對工作過程應該會很方便,但人類的個性表現,才能設計出獨特有魅力的機器人與角色,並且表示自己到了快退休的年紀,也許不會真的面對道AI帶來的威脅。
這位大師對於AI的接受度,我想也是因為他對自己創造力的自信,AI生成畢竟是從人類過往經驗學習變化,最後的美感高低還是得靠人類來評斷,即便AI在計算著千萬種畫面,裡頭的確有著幾種結果屬於曠世巨作,卻挑選了其他較平庸的結果給使用者,而人類創作者則是可以自己判斷該往哪個方向延伸創作。
不過對於一般電腦繪圖的工作人士,AI的確是不小的威脅,一樣是收到繪畫內容的要求,去做一個效果的呈現,人工可能要花費一星期,AI卻只要半小時以內,即便達不到要求,換個要求關鍵字,就可以做立即的調整,或著由人類做後續的小修改就可以,所以這類的電腦繪圖人力也會大量節省。
如果AI繪圖生成引入工作環境,相較於技巧純熟的繪圖,我想美感選擇會成為之後這類工作的關鍵,當然基本的功力還是要有,只是因為這行業的工作量會大幅減少,美感或許會成為關鍵點,如何善加利用這項工具也成為了必要。其實有點像是當初工業革命,機器取代了很多工人勞力一樣的情況,對於產業了解或著能夠上手機器操作的工人才能留下。